你说过两天来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

《城南旧事》

《那是最好的时代》

文革前后时期的文学发展缓慢又低沉  ,长久的陷入革命的思维定式中,长久低迷,偶然惊艳。
 相比之下,港台文学却有很好的发展,出现了李碧华,白先勇,金庸等一系列文学大家,更出现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小说。林海音《城南旧事》就是其中一部经典作品,长久远又永流传,广泛地出现在我们的童年中,寄托你的感情,承载你的怀念。

1983年,吴贻弓导演将《城南旧事》改编成电影,把小英子的童年展现在大荧幕上,成为80年代众多电影类型中的一股清流。它不宣扬胜利,也不讽刺曲折,甚至不在夹缝中找寻爱情。数次获奖,也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正如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淡淡的忧愁,沉沉的相思”,里面那个留着短发,学着骆驼嚼草的小英子,不断拥有,不断送别,慢慢长大,相似每一个心里住着神仙的小朋友,从灵动的双眼之中展示着小世界的哀乐。

一、回到情怀之前,再谈情怀

情怀这个词,是20世纪末的港片,是不止眼前的苟且,是诗,不专属于罗永浩,也不专属于无病呻吟的普罗大众,即使这个词在现在都要听烂了,可还是要说,《城南旧事》的电影,表达的主题与带来的影响,附着一切少年人和一切成年人的情怀。

影片拍摄于82年,吴贻弓导演走遍北京的每条胡同,还是没找到心目中的南城,于是转战上海搭景,等房檐旧,等青草深,等老北京的庄重与斑斓。于是我们熟悉的书中的样子得以真切的展现——

镜头切换,惠安学馆门口常年倚着一个女人,大家都称她为疯子;雨夜里,两个小女孩儿拉扯着沿院墙跟走,然后一大一小匆忙跑向车站;荒院里遇见厚嘴唇的大哥哥,草太高了几乎要把他埋住…

并不能给他们找一个统一又契合的形容词,看见想起时又真切。不说形象深远,不说镜头独特,吴贻弓导演展示出的,大概是对作品的尊重,和对原著的致敬。

除此之外,还有电影中的歌曲《骊歌》,贯穿每个故事的结尾,每一次音乐的响起都代表一次别离。

在适当时候插入适合音乐,是电影和主角情绪的升华。李叔同(弘一大师)词作的《送别》几乎可以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一个标签。“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句句可称为经典,词里没出现任何关于“别离”的字眼,却在每次响起时都怅然若失。

二、那也是我们的纯真年代

电影以小英子的视角徐徐展开。

影片一开始,便是小英子学着骆驼嚼草的模样和对骆驼为什么要带着铃铛的天真回答。正是带着儿童的纯良的想法与看待问题的独特,才使接下来出现的一幕幕故事,或是小英子的成长,不关乎国家大事,不关心人间疾苦,没有革命元素,不躁动也不激昂,在主题“淡淡的忧愁,沉沉的相思”里义无反顾地善良。

童年独特的视角大概是电影中最引人共鸣的一方面。

海与天,疯子与贼子,好人和坏人。这些在成人世界里费尽心力避免的人,在小英子的视角中柔软下来。

在英子的眼睛里,“惠安馆的疯子”成了有趣的人,身为孩子的她和秀贞的相处,不带任何功利心去度量,也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感同身受。

不同的是,到了“厚嘴唇老实像”的小偷这里,英子的心智有了很大的成熟。张丰毅饰演的小偷在和英子的相处中,她慢慢的去理解这个世界,也和这个世界与她不契合的地方进行思辨与碰撞。

“什么是疯子?什么是贼子?”

这大概是一个成年后的她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但童年里的她,依旧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和大世界来抗衡。

电影中还有很多家常琐碎的情境。秀贞用指甲草加白矾给小英子染指甲,宋妈和英子的弟妹们坐在院里讲她的小栓子小丫头子,小英子去医院看望爸爸…充满生活气息又富有生机,使电影更贴近小英子的纯真年代。

也窥见我们的纯真年代。

三、成长与告别

影片最后,小英子坐在车上看着宋妈的驴子走远,自己也将搬往新家,剩下一山的红叶,来告别她的童年,和童年里出现的每一个人。

回首整部电影,好像所有故事的结束结果总是离别。

在雨夜里告别匆忙的秀贞和妞儿。
 在人群中告别狼狈的“老实”大哥哥。
 在秋天告别爸爸和宋妈。

告别城南,告别童年。
 以成长的代价分道扬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有很多小英子眼睛的特写,灵动和纯良大概是最好的诠释。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 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这已然是最好的时代。

评论(5)
热度(129)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朝阳上 | Powered by LOFTER